狂犬病,让人闻风丧胆的疾病,其最大的特点是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法,一旦感染死亡率接近100%。
比如2021年,我国狂犬病发病数为157例,死亡人数为150人。
狂犬病又被称为“恐水症”,因感染狂犬病的病人会表现出特异性恐风、恐水的症状而得名,该病的临诊特征是神经兴奋和意识障碍,最后全身麻痹而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狂犬病属于实打实的世界性疾病,除了澳大利亚、南极及一些岛屿和半岛屿地区没有之外,全球其他地区广泛存在。
而我国是受狂犬病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居全球第二位。
狂犬病在我国被列为乙类传染病,是最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资料来源:疾病预防控制局
好在最近几年狂犬病的发病数逐年减少,从上图可以看出,2014年我国狂犬病发病数超过900人次,2021年已经降至157例。
狂犬病发病数的减少,一方面得益于狂犬病防控知识的普及,另一方面得益于狂犬疫苗的大力推广。
据统计,2021年我国狂犬疫苗批签发量共计99.79万支/瓶/袋。
但是大家不要认为有了狂犬疫苗就万事大吉了,因为狂犬疫苗的预防率并不是100%,而仅有90%左右。
疫苗免疫效果的好坏同疫苗质量、个人体质、暴露时间,以及疫苗免疫的时间等因素都有关系。
有媒体报道,一名7岁男孩虽然注射了3针狂犬疫苗,但依然发病身亡了。
这天,正在上班的万先生接到7岁儿子琦琦班主任的电话,班主任老师说,琦琦表现出了狂躁不安、流口水的“奇怪症状”,让万先生赶快到学校看一下。
赶到学校的万先生从老师处了解到琦琦并没有发烧,而且琦琦的情况越来越糟糕,万先生马上带着孩子去了医院。
得到信息的孩子母亲也第一时间赶到了医院。
孩子母亲告诉万先生,儿子琦琦此前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一只凶神恶煞的大黑狗扑倒在地,好在旁边小卖铺的老板听到孩子的哭声将狗赶走了,此时孩子的脸上已经满是鲜血。
小卖铺老板想办法联系上了孩子母亲,并帮助一起将孩子送到了医院,辗转了两家医院才将伤口处理好,并打了狂犬病疫苗,后续也补打了第二针和第三针。
虽然琦琦打了狂犬病疫苗,在结合琦琦的临床症状和发病史的情况下,医生还是给出了狂犬病的诊断可能。
不幸的是,虽然医生经过了全力抢救,但奇迹还是未能发生,琦琦还是永远得离开了这个世界。
那是什么原因导致琦琦打了疫苗还是身亡了呢?
1、琦琦的伤口是在脸部
人在被携带有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后,病毒就会通过动物的唾液感染人类,首先病毒会在伤口周围的肌肉中复制,后会通过肌肉周围神经末梢进入神经系统,最终这些病毒会进入大脑细胞引起全脑炎,导致死亡。
伤口在头面部距离大脑更近,很可能疫苗还未来得及发挥作用,琦琦就已经发病。
2、伤口处理不及时
因琦琦的伤口比较严重,辗转两家医院才处理好,伤口处理时间过长,琦琦未能及时接种狂犬病病毒疫苗。
理论上被咬伤后,注射疫苗的时间越早,免疫效果会越好,获得保护的机会就越大。
3、琦琦年龄太小,抵抗力偏弱
上文提到,疫苗的免疫效果同个人体质有一定的关系,若琦琦的体质偏弱,也可能导致疫苗免疫失败。
那被狗或者猫咬伤后,要如何处理才能最大限度不被狂犬病病毒所感染呢?
被猫和狗咬伤后,要先用20%肥皂水(狂犬病病毒对肥皂水一类的脂溶剂敏感,容易被杀灭)进行冲洗,后用流动清水冲洗,两种冲洗方法交替处理伤口至少15分钟,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
需要注意的是局部伤口原则上不缝合、不包扎、不涂软膏、不用粉剂,以利伤口排毒。
伤口冲洗后,使用稀碘伏对伤口内部进行涂擦消毒。
伤口处理好之后,要迅速用狂犬病疫苗进行紧急免疫。
在伤口复杂、伤口面积大或伤口靠近中枢神经的时候,最好是先用抗狂犬病血清处理,血清按0.5ml/kg体重使用,一半血清肌注,一半伤口浸润注射,使用血清6个小时后或次日肌注第一针狂犬病疫苗。
伪狂犬疫苗的免疫有两种方案:
1-1-1-1-1方案:第 0、3、7、14 和 28 天各接种 1 剂,共接种5剂。
2-1-1方案:第 0 天接种 2 剂(左右上臂 三角肌 各接种 1 剂),第 7 天和第 21 天各接种 1 剂,共接种 4 剂。
实验表明,两种方案能产生同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持久性。但要注意, 1-1-1-1-1方案适用于所有疫苗,而2-1-1方案仅适用于个别疫苗。
人类感染狂犬病多是在被狗咬伤之后,这是因为狂犬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动物的唾液腺和唾液中。
看到这里,养猫、养狗的朋友可能要担心了,因为平时猫和狗都有舔主人的习惯,那被猫或狗舔了有没有感染狂犬病的可能呢?
答案:有!
人和动物接触的深浅程度我们采用暴露等级进行区分:
Ⅰ 级暴露:a、接触或喂养动物;b、完好的皮肤被舔;c、完好的皮肤接触狂犬病动物的分泌物或排泄物。
Ⅱ级暴露:a、裸露的皮肤被轻咬;b、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
Ⅲ级暴露:a、单处或多处贯穿皮肤的咬伤或抓伤;b、破损皮肤被舔舐;c、黏膜被动物唾液污染;d、暴露于蝙蝠。
根据狂犬病防控的要求,对于不同的暴露等级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Ⅰ 级暴露,无需进行处置。
Ⅱ级暴露,应立即处理伤口,不难过接种狂犬病疫苗。
Ⅲ级暴露, 应立即处理伤口,并按照相关规定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并接种狂犬病疫苗。
从上文的内容不难看出,如果皮肤有破损(包括皲裂、抓挠等导致的微小皮肤破损),那么被猫或够舔舐是有可能感染狂犬病的,且属于最高等级的暴露,不仅需要免疫疫苗,还需要配合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不过如果确认皮肤没有破损,那么是不会感染狂犬病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