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 正文

登塔上线,奋斗的足迹(我们这里的年轻人)-当前消息

2023-06-03 05:40:2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图①为国网江苏超高压公司输电运检人员在走线验收。
曾 斌摄
图②为潘灵敏在跨江线路上带电作业。
国网江苏超高压公司供图

在百米高空,一名电工正悬空在电线上进行带电作业。一群喜鹊从半空中飞过,从下面看上去,低飞的喜鹊个头仿佛比那高处作业的人影还要大。

这里是位于江苏境内的特高压输电线路±800千伏建苏线。特高压建苏线是我国西电东送的大通道。白鹤滩上飞流直下的金沙江水带动澎湃的电能,沿着2080公里长的特高压建苏线,浩浩荡荡地涌入江苏,为这个用电大省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汹涌澎湃的金沙江水奔腾不息,特高压建苏线的电流“奔涌”不止。可是,绵延千里的建苏线裸露在荒郊野外,一路上,它翻山越岭,涉江渡河,经历着酷暑寒冬,风吹雨打,不时出现铁件坠落、绝缘瓷裙破裂等线路状况也是在所难免的事。

特高压输电线上一旦出现故障,就必须立刻排除,否则,就容易酿成停电事故,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江苏境内共有1.7万多公里长的超高压及特高压输电线路需要进行日常维护。这副担子,落在了国网江苏超高压公司带电作业班的肩上。

“手握一百万伏的特高压电线,是怎样的感受啊?”

这是宋恒东经常被问到的问题。2016年,宋恒东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加入超高压公司带电作业班。如今,他已工作7年,参加超高压带电作业已达400余次。

在旁人看来,220伏的电线都不可触摸,何况一百万伏特高压输电线呢?但对超高压带电作业人员来说,穿戴好专业的防护设备,去一把抓住电线,是每次带电作业都必须完成的动作。只有当带电作业人员抓牢电线时,才能完成电位转移,使人体与电线处于同一电位,彼此没有电压差,人才不会触电。手抓电线的关键是要做到“稳、准、狠”,不可拖泥带水。当带电作业人员在与电线距离半米处停下,得到地面上工作负责人的许可后,方可迅速出手,一把抓住电线,实现电位转移。

在手抓电线的过程中,空气会被击穿,产生耀眼的电弧,场面惊心动魄。快速抓牢电线,则能减少电弧的产生,避免人身伤害。说到自己第一次在特高压安塘线上带电作业的经历,宋恒东记忆犹新。

那天,他们接到巡线人员报告,特高压安塘线上的引流板发热,急需带电消除隐患。正值盛夏七月,烈日炎炎,人们身穿汗衫短裤还觉得热不可耐,宋恒东却必须按照作业规定,身穿密不透风、重达10斤的绝缘屏蔽服,全副武装,登塔上线。

在输电铁塔上,宋恒东一步步向天空攀登,迎接高空、高温、高压的三高考验。登至约百米高的塔顶,往下一看,只见地面上忙碌的同事们像是棋盘上的一枚枚小棋子。宋恒东赶紧抬起头来,收回投向地面的目光。早在登高作业培训时,师傅就曾多次强调,在高空干活时,切勿往下看,只有这样,心里才不会紧张。

接下来,他必须趴下身子,伏身在17米长、与大地平行的绝缘子串上,一步步地爬行过去,直至故障位置。宋恒东全身都在冒汗,他两手紧紧抓住前方的绝缘子,待身后双脚踏实了,才敢伸手去抓下一节。他的动作很小心,也很慢,身体就这样缓缓地在高空向前挪动。

距离带负荷的特高压输电线路愈来愈近,线路上传来的电流声愈来愈响。终于,宋恒东爬到距离特高压安塘线约0.5米处,停了下来。接触特高压输电线的时候到了!宋恒东深吸一口气,屏住呼吸,果断地伸出手去。

火光一闪!他定住心神——此时带电的特高压安塘线正被他一把抓住。

半小时后,清除完故障,更换上新的引流板,宋恒东开始小心翼翼地原路返回。途中,他又忍不住俯视大地。这时,他的心情轻松起来,只见满目青山绿水,大大小小的河道纵横交错,高速公路笔直地伸向远方,碧绿的田野一望无际;工业园区里的厂房屋顶,有足球场般大小;一座座农家小院,掩映在绿树丛中,处处都是美丽的图画……那一瞬,宋恒东觉得能为建设家乡作出点贡献,特别自豪。

回到地面上,查看随身携带的录像仪回放时,宋恒东大吃一惊:那道耀眼的特高压电弧光,竟然那么长、那么亮,像是一条发光的长蛇猛然扑来!只是自己当时过于紧张,没能看清。也幸好如此,若是事先预见到的话,心理压力怕是要更大了。

“面部有刺痛感,全身有疼痛感。手握超高压电线的那一瞬,感觉脸上的汗毛全都竖了起来。”事后,宋恒东将触摸特高压输电线的真实感受总结出来。师傅们听得很平静。这惊心动魄的感受,对师傅们而言,早已是家常便饭了。

带电作业班副班长潘灵敏,刚过而立之年,可他参加超高压带电作业已近600次,减少全省主网停电1400余小时,累计增加输送电量14亿千瓦时,避免因停电影响产生的经济损失达8亿元以上。同事们笑称,潘班长是带电作业班里首屈一指的“8亿元大户”。

潘灵敏的工位旁摆着一对哑铃,常年使用的哑铃片磨得亮亮的。潘灵敏经常利用工作的间隙锻炼身体。高空作业是一项重体力活,攀爬软梯,要有足够的臂力。一片超高压绝缘子有20多斤重,更换绝缘子的卡具则有40多斤重,若是臂力不足,即使攀登上去,也完不成任务。况且,人站在超高压输电线上,因高空风大,站立不稳,远不及站在平地上容易发力。潘灵敏个头不高,身材瘦削,对锻炼很重视,时刻为登高作业做准备。

工作经历丰富的潘灵敏,最难忘的还是2013年的那次任务。那年8月,徐州遭遇一场巨大的龙卷风袭击,超高压东三线跳闸停电,一场电力抢险救灾行动即刻展开。凌晨4时,潘灵敏接到电话,从床上一跃而起,穿衣套鞋,立即出发。赶到徐州时,现场道路上横七竖八地铺满了树木与电杆,都是被龙卷风刮倒的。当时,受技术条件限制,故障点定位在很长一段超高压输电线路上,需要抢修人员登塔上线,一步步地排查。

由于电力供应的大动脉中断,故障区域的所有用电设备都停顿了下来。一定要尽快恢复供电!潘灵敏自告奋勇第一个登塔检查,查完了下来,又马不停蹄地奔向下一座铁塔。200多座铁塔,潘灵敏与同事们就这样爬上爬下,逐一排查完毕。

经过14小时的连续奋战,傍晚6时,超高压输电线路上故障排除,大动脉贯通,重新恢复供电。刹那间,如同一声令下,万家灯火一下子明亮起来。望着眼前灿若星河的灯火,潘灵敏疲惫的脸庞上露出了笑容。

潘灵敏是宋恒东深为钦佩的班长。在作业中,宋恒东不止一次碰到需要强大肢体力量才能完成的高难度“技术动作”。在百米高空的大风中,安全保障措施只能保障基本的人身安全,想要“指哪打哪”地完成作业,还少不了一系列的攀爬、拉拽,有时甚至要像撑单杠似的用手臂力量撑起身体——在百米高空的特高压输电线路上“玩单杠”,宋恒东有时候想起来,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宋恒东曾因疏于锻炼而吃过一回苦头。有一年春节,他体重不知不觉增加了几斤,而身体锻炼却放松了。节后第一次登塔带电作业时,问题就暴露出来了——宋恒东穿上绝缘服,熟练地攀登上塔,准备爬过10米长的绝缘子到达故障点。忽然间,他感觉自己爬得异常费力,爬至绝缘子串中间时,不得不停下来大口喘气。这是过去从没发生过的情况。高空带电作业,讲究个一气呵成。由于作业环境特殊,蹲下或站立都很受限制,若趴在绝缘子串上休息,停顿时间愈长,身体愈觉得疲劳。所幸宋恒东身体底子还在,这一趟算是有惊无险。任务结束回到班组后,他立刻跑到公司的健身房,抓紧举起了哑铃,开始锻炼。

三架无人机共同牵引一只水桶,在甲地将水桶盛满水,然后飞行到乙地将水桶里的水倒下,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飞行过程。在规定时间内,由甲地运到乙地的水重量大小决定比赛胜负。去年的全国职工数字化应用技术技能大赛无人机操作员选拔赛,在这个课目中,吉顺暘脱颖而出,获得了个人第一名的成绩。

近年来,无人机的使用已在超高压带电作业中逐渐普及起来。但想要熟练地运用,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表面上看,无人机遵从指令行事,可以随心所欲地指挥。其实不然,无人机自有它的运行规则,如果不熟悉无人机的“脾气”就一通瞎指挥,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起初,吉顺暘与同事协同操作无人机时,无人机会莫名其妙地往上一蹿或者突然下坠,就是俗称的蹿高或掉高现象。吉顺暘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琢磨了一整天,也没摸清它的脾气。

“这样耗下去可不行,我们用控制变量的笨方法一点一点地排除吧。”第二天一早,课题组的三个年轻人在训练场上碰面时,吉顺暘提议说。

他们从机型选择上着手,光是无人机型、绑扎水桶的绳子长度以及绑扎的具体位置就测试了上百次。最后,他们终于摸索清楚无人机蹿高的原因了。

新技能当然不是“花拳绣腿”,掌握得好能派上大用场。超高压东三线准备停电检修时,需在杆塔和电线之间安装一根保障安全的接地线,管理规定上要求拍摄四幅不同角度的接地线照片,以判断接地线是否可靠连接。过去,这些照片都是由安全员在地面上手持相机拍摄,效果并不理想。这回,他们首次运用无人机拍摄,终于拍出了理想的接地线图片。

迎峰度夏期间,特高压输电线路复奉线、锦苏线均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公司要求无人机小组对两条运行中的特高压输电线路展开精细化巡检。吉顺暘与同事每天早上8点出发,晚上5点收工,中午只有吃饭时能休息一会儿。两个月的野外作业,他们头顶烈日,沿着特高压输电线路一路向前。无人机在特高压输电线路上方一路拍摄,他们就形影不离地一路跟随在无人机下方——他们正借助无人机的一双“科技眼”,察看特高压输电线路上的所有细节,不放过任何一处疑点。

巡检到宜兴时,吉顺暘的昔日同学到现场来看望他。刚一见面,同学便吓了一跳——他发现吉顺暘的肤色像是变了一个人,俩人伸出胳膊一对照,更是黑白分明。吉顺暘哈哈大笑,虽然皮肤黑了一些,但身体更结实了,他为自己的这些变化感到骄傲。

为保障电力安全畅通,一群年轻人,登塔上线,挥洒汗水,他们走出了一串串奋斗的足迹……

版式设计:汪哲平 张丹峰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03日 08 版)

(责编:袁勃、胡永秋)

关键词:

资讯
业界
企业
骑闻
产品
2021年度绿色港口等级评价第一批项目出炉  17个码头获评绿色港口
日前,在由中国港口协会、天津港集团、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湖南省港务集团共同主办的2022绿色与安全港口大会上,2021年度绿
2022-09-07
“雪糕刺客高温下不融化”引来网友热议 增稠剂过量的雪糕你还敢吃吗
前有雪糕界内卷冲上热搜,后有钟薛高高温下不融化引发热议。这几天,关于雪糕的话题火了。有网友称,在室温31℃左右放置1小时后,钟薛高海
2022-07-05
唐山曹妃甸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产业协同转移全面提速
春暖渤海湾,书写新画卷。位于唐山曹妃甸的金隅天坛(唐山)木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片繁忙景象——铺装、压机、翻板等工作正紧张有序
2022-03-19
石家庄海关共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864份 货值3.9亿元
自今年1月1日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实施以来,截至3月14日,石家庄海关共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864份,货值3 9亿元。据介绍
2022-03-19
蚌埠海关累计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35份 涉及金额2583.09万元
在蚌埠海关报关大厅原产地证办理窗口,海关关员仔细核对着递交过来的材料。十分钟后,一份RCEP原产地证书打印盖章后交到了企业业务员手中。
2022-03-19
昆明西山区:“双招双引”推动人才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
为激励党员干部在营商环境建设中担当作为,昆明市西山区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和人才领跑工程,建立健全招商引资和招才引资并轨新模式,以产
2022-03-19
  中新网海口1月23日电(符宇群)海南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23日在海口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海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毅在作报告
2022-01-24
  中新网太原1月23日电 (高雨晴 冉涌 张鹏宇)记者23日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获悉,该公司冬奥保电应急发电队伍已到达河北张家口赛区,
2022-01-24
  中新网西宁1月23日电 (记者 李江宁)据青海省地震局23日消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2022年1月23日10时21分,在青海海西州德
2022-01-24
  中新网贵阳1月23日电 (周燕玲)对外开放,是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贵州正在召开的两会热点词汇,如何拓展海内外“朋友圈”助力贵州经济
2022-01-24
温馨生活好young 厦门推广文旅产品火爆全网
  中新网厦门1月23日电 (记者 杨伏山)“冬日暖阳厦门好young”福建省内宣传推广线下活动22日精彩收官。主办方称,本次活动火爆全网及福
2022-01-24
宁夏非遗传承人:刻刀里的守正创新更有“年味”
  (新春见闻)宁夏非遗传承人:刻刀里的守正创新更有“年味”  中新网银川1月23日电 题:宁夏非遗传承人:刻刀里的守正创新更有“年味
2022-01-24
沧州:8个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确定 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为充分发挥科技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沧州市确定8个项目为2021年全市重大科技专项项目。这8个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分别为:
2022-03-19
  中新网海口1月23日电(王子谦 符宇群)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陈凤超23日说,2021年海南法院为自贸港建设提供坚强司法保障,全年有效管
2022-01-24
  新华社武汉1月23日电(记者王贤)随着春节假期临近,从广州、深圳等地返回湖北的旅客较多。为此,23日,武汉站、汉口站、襄阳东站、十堰
2022-01-24
  1月22日0—24时,广东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和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均为珠海报告。23日,珠海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珠海市政府副秘
2022-01-24
青海海西州德令哈市发生3.7级地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月23日11时58分在青海海西州德令哈市发生3 7级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震中位于北纬38 40度,东经97 35度。
2022-01-24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颁奖花束已于近期完成交付。与传统的鲜切花不同,这些花束全部采用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绒线编结技艺
2022-01-24
  中新网宿迁1月23日电 (刘林 张华东)核酸检测是当下及时发现潜在感染者、阻断疫情传播的有效方法。23日,记者从宿迁市宿豫区警方获悉
2022-01-24
  记者从天津市人社局获悉,从明天(24日)起,天津2022年度第一期积分落户申报工作正式开始,这是新修订的《天津市居住证管理办法》《天津
2022-01-24
  中新社北京1月23日电 (记者 刘亮)记者23日从中国海关总署获悉,2021年,中国海关组织开展“国门绿盾”专项行动,在寄递、旅客携带物
2022-01-24
  记者从天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获悉,天津疫情第341—360例阳性感染者基本信息公布。  目前,这20例阳性感染者已转运至市定点医院做进一
2022-01-24
“最美基层民警”武文斌:案子破了最管用
  中新网吕梁1月23日电 题:“最美基层民警”武文斌:案子破了最管用  作者 高瑞峰  同事称他为“拼命三郎”。从警14年,武文斌破
2022-01-24
  据“西安发布”消息,截至2022年1月23日,雁塔区长延堡街道近14天内无新增本地病例和聚集性疫情。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分区分级
2022-01-24
  中新网西宁1月23日电 (记者 孙睿)据青海省地震台网测定,2022年1月23日10点21分(北京时间)在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北纬38 44度,东经
2022-01-24
江西南昌:市民赏年画迎新年 书法家挥毫送春联
  (新春见闻)江西南昌:市民赏年画迎新年 书法家挥毫送春联  1月23日,“赏年画过大年”新年画作品联展江西南昌站活动在江西省文化馆
2022-01-24
  中新网成都1月23日电 (祝欢)成都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23日在成都举行,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郭彦与成都市人民检察院检
2022-01-24
列车临时停车3分钟救旅客
  (新春见闻)列车临时停车3分钟救旅客  中新网广州1月23日电 (郭军 黄伟伟)“车长,车长,4号车厢有位旅客腹涨难忍,身体不舒服”…
2022-01-24
女子背负命案潜逃24年 因涉疫人员核查落网
  中新网湖州1月23日电(施紫楠 徐盛煜 赵学良)1998年7月,犯罪嫌疑人杜某因家庭琐事,用菜刀将自己的弟媳砍伤致死。案发后,她从老家河
2022-01-24
广东“00后”雄狮少年锤炼功夫迎新春
  (新春见闻)广东“00后”雄狮少年锤炼功夫迎新春  中新社广州1月23日电 题:广东“00后”雄狮少年锤炼功夫迎新春  作者 孙秋霞 
2022-01-24
05-20 中国旅游日!河北创新发展“旅游+” 打造“京畿福地 乐享河北”品牌
中国旅游日!河北创新发展“旅游+” 打造“京畿福地 乐享河北”品牌
5月19日是第12个中国旅游日。今年中国旅游日主题为感悟中华文化,享受美好旅程。河北内环京津,外环渤海,携太行燕山之威,挟畿辅拱卫之要 [详细]
05-20 西湖游船“国潮宋风”特色夜游上线 体验穿越宋风豪华画舫之旅
西湖游船“国潮宋风”特色夜游上线 体验穿越宋风豪华画舫之旅
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夜西湖。想要一边沐着晚风,一边乘坐游船感受西湖夜色的别样美景吗?那就来体验一把穿越宋风的豪华画舫之 [详细]
05-20 杭州:露营成今年最大热点 “城市露营”模式受年轻人追捧
杭州:露营成今年最大热点 “城市露营”模式受年轻人追捧
一顶帐篷、一副桌椅、一张地垫,寻个湖畔草坪,就能体验时下最热的旅行方式——露营。五一假期,杭州灵山景区铜鉴湖九曲梅韵和海棠融春两块 [详细]
03-19 2022岳阳国际旅游节开幕 特色农产品展销等系列活动目不暇接
2022岳阳国际旅游节开幕 特色农产品展销等系列活动目不暇接
今天,天下洞庭岳阳市君山区第九届良心堡油菜花节暨2022岳阳国际旅游节开幕,菊红、粉红、水红、桃红、紫色、白色等七色组成的4万亩花海在 [详细]
03-19 2022年郴州计划重点推进文旅项目101个 总投资354亿元
2022年郴州计划重点推进文旅项目101个 总投资354亿元
3月16日,我市举行全市文旅项目和城市大提质大融城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市委书记吴巨培宣布项目开工。郴州嘉合欢乐世界、仙福路工地清风徐来 [详细]
03-19 宿州泗县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擦亮城市品牌
宿州泗县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擦亮城市品牌
近年来,泗县以争创安徽省文化旅游名县为目标,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努力擦亮水韵泗州 运河名城城市品牌,全县文化旅游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详细]
03-19 淡季不忘引流 京郊民宿市场有望迎来回暖
淡季不忘引流 京郊民宿市场有望迎来回暖
旅游淡季中的京郊民宿有望成为市场中最先复苏的板块。3月17日,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虽然正值旅游淡季,且受疫情变化的影响,不过各家民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