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4 日消息,小米于今日发布了 2022 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2022 年第四季度,小米营收 660.5 亿元人民币,经调整后净利润 14.6 亿元人民币;2022 年全年总收入人民币 2800 亿元,经调整净利润达人民币 85 亿元。
小米表示,2022 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多种因素影响着全球经济发展和行业变化。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全球经济增长预计将从 2021 年的 6.2% 放缓至 2022 年的 3.4%。面对复杂困难的宏观环境,小米集团各项业务保持稳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2 年,小米集团总收入达到人民币 2800 亿元,经调整净利润达到人民币 85 亿元。本年度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费用为人民币 31 亿元。2022 年第四季度,小米集团总收入达到人民币 660 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 15 亿元,其中包含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费用人民币 12 亿元,以及为完善消费者售后服务体验,于 2022 年 11 月更新部分系列智能手机的售后服务政策所带来的一次性成本影响约人民币 7 亿元。
2022 年,小米集团的境外市场收入为人民币 1378 亿元,占总收入的 49.2%。
2022 年,小米集团的研发支出达到人民币 160 亿元,2017 年至 2022 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38.4%;预计五年(2022 年至 2026 年)总研发投入将超过人民币 1000 亿元。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研发人员在员工总数中占比约 50%。
2022 年第四季度,小米集团的智能手机业务收入为人民币 367 亿元,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 3270 万台。2022 年第四季度,中国大陆地区高端智能手机出货量在整体智能手机出货量中占比同比提升 6.8%,中国大陆地区智能手机平均销售单价同比增长超过 14%。
财报发布后,小米集团合伙人兼总裁卢伟冰、副总裁兼 CFO 林世伟、财务副总裁孙谦、公关部总经理王化等高管出席了随后举行的财报电话会议,解读财报要点,并回答了数位记者的提问。
以下即为本次电话会议记者问答环节实录:
新华网记者:我们注意到 2022 年智能手机的整体出货率是降低的,刚才卢总在发布会上也有所提及,同比下滑了 12%。小米第四季度的业绩也有明显的波动。在集团看来,这背后的主要原因以及应对措施有哪些?另外,在集团看来,手机大盘今年会在什么时间点有所回升?或者说有好的情况出现?这背后有哪些推动因素?
卢伟冰:第一个问题,有关四季度公司业绩的下滑背后有哪些原因。同比来看,刚刚过去的四季度确实有一些下滑,我觉得主要还是有两方面原因。第一个就是外部的宏观环境波动还是比较大。我们看到地缘政治、海外高通胀以及全球的汇率波动等等,(这些因素)在四季度其实还是没有明显的好转。(第二个原因是)基于小米的新竞争策略,我们在四季度时在内部主动地做了一些经营策略的调整,例如海外(市场)的去库存等,来追求长期、稳健的经营。以上是我觉得最主要的两个原因。
至于对 2023 年智能手机整体大盘的判断,从今年的一、二月份来看,我们认为消费复苏可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在今年上半年,我们觉得大盘可能还会有一些同比的下滑。可能今年下半年我们会看一下是否会有大的好转。以上基本是我对 2023 年的判断。
林世伟:对于 2023 年我们还是保持乐观。我们认为行业的竞争价值会整体趋于理性,目前的水位我觉得还是会逐步回归正常。另外我们还会提升产品能力,刚才卢总也说了,小米过去三个系列的高端手机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所以对于大盘复苏,包括小米产品能力的提升,我们还是相对比较乐观的。
小米也宣示将「规模与利润并重」定为集团2023年的经营策略。小米指出,自集团成立以来一直以规模为先,致力于将极具竞争力的智能产品带给世界各地的消费者。集团已进入到下一个经营周期,会将利润提升至和规模同等重要的位置,优化资源配置,为深入尖端技术研发和发展创新业务蓄力。
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在2022年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说,宏观环境会逐步转好,但全面复甦仍旧需要一点时间,因此小米将启动新经营战略,强化风险管控,注重稳健经营。
正在组建元宇宙显示交流群,欢迎加入
关键词: